中国昆虫文化简论(6)

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四,中国昆虫文化具有凝聚的功能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文化,这种共同文化,可以让人们感到自己属于某一民族,从而很自然地仿效自己同胞的语言

第四,中国昆虫文化具有凝聚的功能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文化,这种共同文化,可以让人们感到自己属于某一民族,从而很自然地仿效自己同胞的语言、服饰、习俗、风度甚至思维方式。这样,共同文化就成了民族成员紧密团结的基础,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昆虫文化作为各民族的共同文化,同样提供了社会凝聚力的基础,有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比如:我国众多的民族神话中,就有不少民族把昆虫作为自己始祖。苗族人民认为,蝴蝶是自己民族的始祖。苗族民歌《蝴蝶歌》中叙述了蝴蝶妈妈从枫树中生出后,以树液为乳汁,以手指为梳,以鱼为食,以竹膜为衣,以冰凌为手镯,长大后与泡沫婚恋,生下十二个蛋。蛋孵出了苗族的祖先和其他动物。怒族的斗霍人称为蜂氏族,相传其始祖茂英充是天上飞来的一群蜂变成的女人。景颇族的神话传说《目瑙斋瓦》中,就较细致地描述了人类由昆虫演变成猴子,再由猴子演变成人类的过程。壮族的神话传说中则认为是螟蛉子(螟蛾的幼虫)和拱屎虫(蜣螂,俗称屎壳郎)造出了天地,具有开天辟地的作用。

这些同源共祖的昆虫始祖神话,不但增强了各族人民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勇气,有助于各民族社会道德趋向的形成。而且还使各族人民在对共同起源与共同世系的追溯中,具有了民族社会凝聚力的基础,从而在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融合,增加民族团结和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中国昆虫文化具有娱乐的功能

昆虫不仅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工业原料、药材等资源,还可以供人们观赏娱乐,使昆虫文化具有了娱乐的功能,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比如,蝉文化就具有典型的娱乐功能。蝉可以食用,又善鸣,民间百姓对之青睐有加,便兴起蓄养之风,形成了养蝉娱乐的民俗文化。蝉被蓄养的具体年代尚不能确定。《庄子·达生》里记载的佝偻丈人,是一位技艺超群的捕蝉高手,他捉了那么多的蝉,除了食用之外,装在笼子里一些作为赏玩的宠物也是完全可能的。

至迟在唐代,蝉已被人们笼养,养蝉者多是妇女和儿童。《说郛》云:“唐世,京城游手夏月采蝉货之,唱曰:‘只卖青林乐!’妇妾小儿争买,以笼悬窗户间。亦有验其声长短为胜负者,谓之‘仙虫社’。”[24](P248)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中,有关蝉的娱乐方式雅俗并存,不但有文人雅士以诗词歌赋歌咏蝉鸣,进行精神寄托的高雅方式,而且有老百姓追求的以笼养蝉听取蝉鸣的通俗方式。老百姓喜欢蝉鸣,不满足于单调的“独乐乐”,而是喜欢热闹的“众乐乐”,大家聚在一起,以蝉鸣的长短进行比赛,决定胜负。这种游戏不仅流行而且隆重,以至于人们结成“仙虫社”这样的组织,来进行比赛。这“仙虫社”恐怕算是古代最早的民间鸣虫组织了。

直至清代,还有这种以笼养蝉的风俗。清人陈淏子《花镜·养昆虫法》“鸣蝉”条上云:“小儿多称马蚻,取为戏,以小笼盛之,挂于风檐或树杪,使之朗吟高噪,庶不寂寞园林也。”[25](P44)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云:“堤上多蝉,早秋噪起,不闻人语。长竿粘落,贮以竹筐,沿堤货之,以供儿童嬉戏,谓之‘青林乐’。”[26]可见,“青林乐”一语,自唐至清,一直在市井流传,说明捕蝉养蝉之风没有间断。

又如,萤火虫是美丽的发光昆虫,更是与传统文化结合完美的民俗文化昆虫。色彩绚丽,明暗闪烁间与星光交相辉映的荧光,不仅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还有精神的慰藉,文化的提升。

观萤娱乐的民间习俗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唐代韦应物《玩萤火》:“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27]就描写了当时老百姓观赏萤火虫放飞的盛况。到了清代,市场上还有人捉萤火虫来卖,人们买来萤火虫之后,用之做成萤火虫灯,以供赏玩。李斗《扬州画舫录》中有萤火虫灯的记载:“北郊多萤,土人制料丝灯,以线系之,于线孔中纳萤。其式方、圆、六角、八角及画舫、宝塔之属,谓之‘火萤虫灯’。”[26]可见,萤火虫灯可谓花样众多。这种放飞、观赏萤火虫的娱乐一直流传到现在,现代婚礼、庆典、节日、旅游观光等文旅活动中常常有这种项目开展,深为广大民众所青睐。

[1](春秋)管仲.管子[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 版社,2013.

[2](唐)杨倞注.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文章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hjkcxbzz.cn/qikandaodu/2021/0727/1695.html



上一篇:新时期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创新管理
下一篇:范县濮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境昆虫学报投稿 | 环境昆虫学报编辑部| 环境昆虫学报版面费 | 环境昆虫学报论文发表 | 环境昆虫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