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虫文化简论(3)

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登封尝有士人,客游十余年,归庄,庄在登封县。夜久,士人睡未著,忽有星火发于墙堵下,初为萤。稍稍芒起,大如弹丸,飞烛四隅。渐低,轮转来往,

登封尝有士人,客游十余年,归庄,庄在登封县。夜久,士人睡未著,忽有星火发于墙堵下,初为萤。稍稍芒起,大如弹丸,飞烛四隅。渐低,轮转来往,去士人面才尺余。细视,光中有一女子,贯钗,红衫碧裙,摇首摆尾,具体可爱。士人因张手掩获,烛之,乃鼠粪也,大如鸡栖子。破视,有虫,首赤身青,杀之。[13](P158)

萤火虫身上的神秘性色彩,使民间百姓对它产生了迷信。在某些民间传说中,人们把萤火虫的出现视为凶兆,它飞到谁家,谁家就会倒霉,不是生病就是死亡。也有些民间传说认为萤火虫的出现是吉兆,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佳客登门、仕途顺利等。《山阴县志》记载:“萤,一名挟火,越人谓入室则有客。”[14]有些地方的民俗中还用萤火虫占卜丰年,但方式有些残酷:人们把萤火虫放在地上,用脚一拖,然后根据地上出现的萤光来判断年景丰欠,线粗且长便象征稻穗肥大,可望丰收;反之,就会歉收。

其次,中国昆虫文化具有功利性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非常重视。这一点表现在文化方面,就是人们往往通过文学艺术、民俗仪式等方式来表达对害虫的诅咒厌恶之意;对益虫的赞美歌颂之情。由此而生的人们思想中的这种趋利避害的观念使得昆虫文化具有了明显的功利性特征。

比如,在文学艺术中人们往往对蚕等“益虫”发出由衷的赞美。战国时期荀子创作了《蚕赋》,在赋中,荀子通过总结“蚕理”,宣扬自己“隆礼而治”的思想,把蚕文化提升到了儒家正统的地位,弘扬了蚕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而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5](P),则把春蚕象征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传颂千古的佳句。当代著名画家潘絜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吐丝,幻若彩虹。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16](P163)也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

又如,许多民俗文化中包含着人们对蝗虫等“害虫”的诅咒厌恶之情。蝗虫一直是危害农业生产的最大害虫之一。蝗灾到来,庄稼往往颗粒无收,人民饿殍遍地,凄惨无比。古人消除蝗灾,除了运用捕捉、诱杀等物理手段外,还会借助“交感巫术”等形式,对蝗虫进行跨越时空的“诅咒”,希望以此消除虫灾带来的危害,获得吉祥如意的美好生活。《旧唐书·五行志》载:“贞观二年六月,京畿旱,蝗食稼。太宗在苑中掇蝗,咒之曰:‘人以谷为命,而汝害之,是害吾民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汝若通灵,但当食我,无害吾民。’将吞之,侍臣恐上致疾,遽谏止之。上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患。”[17](P857)我国哈尼族的“捉蚂蚱节”“吃蚂蚱节”等节日,人们就是通过捕捉、食用蝗虫的行为,表达消除蝗灾,祈盼丰收的愿望的。

第三,中国昆虫文化具有民族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昆虫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性的昆虫文化现象。这在昆虫食用、昆虫药用、昆虫养殖、虫害防治、昆虫神化传说、昆虫文学、昆虫绘画、昆虫民俗等诸多方面均有表现。

比如,昆虫文化的民族性特色在昆虫民俗节日文化方面有着突出的体现。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据专家统计,从古到今,我国56个民族约有节日1700多个,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有1200多个,汉族节日约500个左右。 在这庞大的节日群落中,丰富多彩、数量众多的昆虫节日颇为引人注目。据彩万志研究,中国传统的昆虫节日约有100多个,在一年的春秋冬夏四季中均有分布[18](P2)。

昆虫节日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同一节日在不同的民族中,甚至在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我国的仡佬族、布朗族、哈尼族等民族均有吃虫节,但在所吃昆虫的种类、烹调方法和节日仪式等方面却有着不少的差异。仡佬族的虫菜别具风味,有酸蚂蚱、油渣蝗虫、糖炒蝶蛹等。布朗族主要食蝉,人们做的蝉酱风味独特。哈尼族吃蚂蚱更注重仪式性,人们捉到蚂蚱之后,首先把蚂蚱撕成头、腿和翅膀各一份,然后用竹片或木棍夹起来,插在地头、田边,用以威吓那些还没有被捕捉到的蚂炸,使它们不敢去危害庄稼,最后人们才把这些撕碎的蚂蚱收拢起来,回家做成美味的菜肴。

文章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hjkcxbzz.cn/qikandaodu/2021/0727/1695.html



上一篇:新时期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创新管理
下一篇:范县濮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境昆虫学报投稿 | 环境昆虫学报编辑部| 环境昆虫学报版面费 | 环境昆虫学报论文发表 | 环境昆虫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