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里的昆虫万年不腐,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

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郭德纲和于谦合说的相声里,有这么一个桥段,调侃于谦家收藏有大量的奇珍异宝,其中就有这么一个巨型的琥珀,里面封存有一只远古时期的长颈鹿,当时说是这只“傻鹿”恰巧停

在郭德纲和于谦合说的相声里,有这么一个桥段,调侃于谦家收藏有大量的奇珍异宝,其中就有这么一个巨型的琥珀,里面封存有一只远古时期的长颈鹿,当时说是这只“傻鹿”恰巧停留在一棵松树下,对松树滴下、落在身上的松脂非常好奇,于是等啊等,一直把自己全部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了琥珀化石。

当然,玩笑归玩笑,由于琥珀的形成,既需要有特定的植物滴下的脂类物质,同时也需要埋藏在地下数千万年,经过地下特定压力和温度下的漫长物理化学过程,最后在地质运动、风力和水流等外力搬运和冲刷,才慢慢发生“石化”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琥珀是一种特殊的化石。如果碰巧的话,在松脂滴落过程中,正好将一些小昆虫包裹起来,经过上述复杂、长期的过程,所形成的琥珀,会完整地呈现出昆虫生前的模样,而这样的天然琥珀价值是相当巨大的。

之所以千万年前的琥珀价值非常高,特别是里面包裹有昆虫的琥珀价值就更高,原因就在于琥珀的形成过程异常复杂,它不但需要松柏科、南洋杉科等特定树种流出的汁液作为基础,而且在形成雏形时必须数量足够,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出,这就需要当时的气候条件适宜,也就是说湿热气候作为“催化剂”,与此同时,在汁液流出的过程中,必须有小昆虫正好从下面经过,一下子被比自身体型大很多的流体脂团所包裹,然后从上方还得持续滴落很多脂滴,最后层层将下方的琥珀雏形进一步浸润,为下一步形成真正的琥珀打下基础。

更为重要的一步,也是需要时间最长的一步,就是琥珀的“石化”阶段。光有上面的那些过程,不足以形成真正的琥珀,因为脱离了必要的环境条件,上面的琥珀雏形也不会稳定的存在。当松脂团汇聚成较大的规模以后,必须经过较为剧烈的地质活动,将其掩埋至很深的地底,与空气、微生物等发生物理隔离,然后在很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松树脂团的组成物质发生了“性变”,无论是从分子结构、物质组成还是性质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一种近乎“惰性”的稳定态呈现出来,最后还得经过再一次的剧烈地质运动,将其从地底带上来,经历沧海桑田形成了最终的模样。

正是由于松脂物质的结构致密性和低含水率,使得被包裹进去的昆虫尸体,与外界的空气和水做到了非常好的隔离,而且在松脂硬化和“石化”过程中,其中所含有的一些液体物质,比如乙醇、乙醚、松烯等,会产生强烈的挥发,在挥发过程中,不但会使松脂团更加紧致,而且还会带走昆虫体内的水分,因此琥珀内部是异常干燥且不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这样能够引发昆虫尸体腐败和分解的微生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条件,没有微生物的存在,再加上形成的非常坚硬和致密的“外壳”的保护,琥珀中的昆虫甚至鸟类尸体,自然能够完好地保存了。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自古以来,人类都在如何存在好尸体方面,下足了功夫,创造了很多尸体保存的措施和技巧,比如掏空内脏制作木乃伊、水银浸泡灌注、利用丝绸层层包裹、放入密闭的棺木等等,原理都是尽最大可能将尸体脱水、与外界空气和水源隔绝,从而阻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继而达到防腐的目的。不过,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每一种方法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严格,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了,结果都不会达到,可能功亏一篑。那么,既然琥珀能有这么好的防腐效果,为什么古人没有用这种方式保存尸体呢?

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琥珀所需原材料的问题。从松树等树种上面滴下来的松脂,如果覆盖一只小昆虫问题不大,所需的量很少,如果把它应用到人类尸体的防腐上,尸体全身涂抹的数量,可以说没有个几百公斤肯定不行,因为没有涂抹到位的肯定不行,涂薄了也不行。古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收集到那么多合适的松脂,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尸体的腐败和松脂的适用期很短。即使古代有达官贵人想这么干,也必须出动很多人,在合适的树种上收集才行,但是别忘了,松脂是有“保质期”的,在流出以后,只有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呈现流体的状态,如果在室温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硬,此时如果再用高温烘烤也很难恢复到以前的流体状态了,等到收集几百公斤的松脂,恐怕早已经提前“变性”了,还怎么涂抹?

文章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hjkcxbzz.cn/zonghexinwen/2021/1214/1993.html



上一篇:逆天的昆虫,能喷射超100℃的“炮弹”,被吞进
下一篇: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失去了对昆虫的兴趣?

环境昆虫学报投稿 | 环境昆虫学报编辑部| 环境昆虫学报版面费 | 环境昆虫学报论文发表 | 环境昆虫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